中共晋城市委宣传部主管 晋城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设为首页 新闻爆料
首页 >> 情感倾诉

看戏

2024年05月15日 14:48:00 来源:山西日报

  不知是巧合,还是组织者有意为之,今年村里唱戏的日子恰好选定在清明节期间,让我了却了多年来想回乡看戏的愿望。几个常年在外打拼、久未谋面的发小早饭时聚在戏台前,一边吃着烩菜包子,一边谈论着离乡后各自的历程和回乡感受,虽然头发都已斑白,脸上也满是岁月的痕迹,但回了家便都是孩子,依然打闹着,开着一些不着边际的玩笑。

  每年春天村里唱戏起源于何时,即使年长者都说不清楚。口口相传的是,村子对面的山梁上曾经有座观音庙,也称大庙,每年春天赶庙会时周边几个村子共同出资请戏班子唱戏,但在那儿看过戏的人少说也有近百岁。我们这代人在乡下看古装戏,最早也在50年前。那时,春秋两季农闲时乡里要请县剧团演出几场,十里八乡的人们蜂拥而至,场面甚是宏大。剧目没有现在这么丰富,总是重复着《十五贯》《蝴蝶杯》等七八个本子,看得人台词都快背下来了。

  我自幼喜欢看戏,也大致能看懂戏,其实是深受一位老先生的影响。老先生是方圆十里少有的文化人,年轻时酷爱戏曲,家境也算殷实,有时随着戏班子连台去看戏,脑子里满是戏曲元素,开口便是大段大段的台词,听得人好不入迷。每天放学后路过老先生的家门口,只要看见他在大门外的石头上坐着,就不急着回家,而是与小伙伴们去听他讲各种各样的戏曲故事,《明公段》里的包公、陈世美,《蝴蝶杯》中的江夏县、田玉川等,越听越生动,越听越还想再往下听。他有时动身去挑水,我们也马上担起水桶跟在身后,为的就是听他多讲几段。可惜后来我外出上学工作,不久后老先生也去世了,但幼时在心里埋下的戏曲种子一直还在,虽然也哼不了几句,但只要遇到看戏的机会总也不想放过。记得在小镇当老师时,下了晚自习,还骑着自行车跑10多里地到村外看夜戏,每周电视里固定的戏曲节目几乎至今期期不落。进城后小区周边每逢唱戏,都要拿个凳子早早占个位子。与在村里看戏不同,在城里看戏周围没有几个熟人可以交流。

  在山西,可以说有多少个村庄,就有多少座戏台。古老的戏曲就是通过这些数不清的平台才得以走向大众、得到传承与发展。即使是识字不多甚至根本不识字的乡间老人,也都能哼哼上几句,而且还会用戏里的人物故事教化子女,因为看戏也是他们祖祖辈辈获取文化滋养的主要途径。后来很多村里的戏台不复存在,极少数保存下来的都成为可供研究的文物,晋东南冶底村东岳庙里,至今仍保留着国内最早的一座宋金时期的舞楼,也就是后来讲的戏台。前些年唱戏又在乡间风靡开来,但戏台子大都是选一块相对平坦的地临时搭建起来,唱完戏拆掉台子,地照常可以耕种。这种戏台子,不仅简陋,而且音响效果也极差,好好的唱腔一不小心就随着风跑了调,观众不高兴,演员也很沮丧。最初村里请戏班的开支通常是按人口出资,预计开支多少,按人口摊派开来统一交上去,叫作交戏钱。后来不少地方的民营企业家带头出钱请戏班子进村,可在我的家乡,每年唱戏的开支照例还是按人口,只不过后来日子好过些了,村民们都会额外再多多少少交一点表达心意。钱多了便有节余,慢慢就演变为不仅看戏,而且可以全村人集中起来吃几天饭,共同热闹热闹。2017年开始,省里开展免费送戏下乡,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有机会在家门口欣赏高品质的戏曲表演,在感受传统艺术魅力的同时,切身感受到了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新风貌。

  眼前的戏台完全的砖混结构,坚固美观宽敞大气,既不像古戏台低矮窄小,也不像临时搭建的台子跑风漏气。这些年为了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几乎所有的村子都建起了新剧场,上书“某某村剧场”,专门作唱戏之用。悠扬的伴奏声中,演员们正卖力地唱着经典折子戏《三娘教子》。台前专注看戏者说多了也就二三十位,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其他村民则三三两两坐在一起谈论着别的事情。年轻人在放炮仗或四下里忙活。问及看戏的事,都说不懂;问及为何还要唱戏,都说老规矩不能破。当年老先生的儿子虽然已经80岁了,但提及戏曲侃侃而谈,对全省梨园行里的名角如数家珍,几本戏里的内容更是说得头头是道。见我很诧异,他说除了小时候听大人们讲过外,如今几乎天天在网络平台上关注戏曲,觉得越看越有意思、越听越有味道,把小时候的爱好又激发了出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许多兴趣的萌芽是小时候的潜移默化,这种萌芽一旦形成,也许在一定时期内会被封存,但当其遇到合适的条件便会重新被激活。我想,现在不喜欢看戏的这代年轻人,更多的是由于幼时没有接受良好的有关艺术素养的培养,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知之甚少。眼下在城市里,随着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传统文化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重视,戏曲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也在蓬勃兴起,古老的戏曲文化似乎呈现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

  离开村里时,戏还在唱着。虽说场面不似想象中那么热烈,但毕竟这种记忆还在,这门古老的艺术在乡民们的呵护下,仍然在这方土地上年复一年坚韧地生长着。戏曲曾经是最具群众性的艺术形式,融入了民族的文化血脉,其在几千年的时间里不断演变创新的根本原因在于受众面的不断扩大。再好的戏如果失去了观众,便将失去存在的意义。乡村在全面振兴,流淌在乡野的优秀传统文化必将得到有效的保护传承,乡戏永不会消失,再过10年、20年、50年,乡村戏台前定会聚集起越来越多看戏的观众,那将是传统戏曲文化生生不息的动人场面!

  薛毓文

【打印】 [ 责任编辑: 豆晓军 ]
晋城市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太行日报》、《太行日报·晚报版》和晋城新闻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视频)独家授权晋城新闻网发布,版权归晋城市融媒体中心所有,报纸和网站发布的独家新闻,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否则以侵权追究责任!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晋城新闻网、《太行日报》、《太行日报·晚报版》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晋城新闻网咨询电话:0356-2025100。

我要评论           

Copyright 2006 - 2017 jcnews.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晋城市凤台西街338号晋城市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356-2025100 E-mail:thrbwlb@163.com

晋城市直新闻媒体有奖纠错   平台技术支持: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晋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晋城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4120230004 晋电子公告备2010018号 (署)网出证(晋)字第006号      晋ICP备 19008049号      晋公网安备 14050202000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