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晋城市委宣传部主管 晋城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设为首页 新闻爆料
首页 >> 文化

2023黄河非遗大展开幕 金湘军出席并致辞

2023年11月08日 09:18:00 来源:山西日报客户端

全景展示非遗魅力 弘扬发展黄河文明

2023黄河非遗大展开幕

金湘军出席并致辞

  11月7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黄河非遗大展在潇河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图为省委副书记、省长金湘军,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饶权共同为大展揭幕。山西日报记者 李兆民 摄

  山西日报记者张巨峰报道 11月7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黄河非遗大展在潇河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认真践行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赓续传承历史文脉,全景展示非遗魅力,弘扬发展黄河文明,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山西力量。省委副书记、省长金湘军,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饶权出席致辞,并共同为大展揭幕。副省长赵红严主持。非遗保护专家代表、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代表发言。

  受省委书记唐登杰委托,金湘军代表省委、省政府向莅展嘉宾表示欢迎,对文化和旅游部给予的精心指导及沿黄兄弟省(区)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山西地处黄河中游,孕育了辉煌灿烂的大河文明,是农耕文明的摇篮、名人荟萃的故里、文化璀璨的圣地。作为闻名遐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山西有18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49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数量均位居全国前列。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全面加强非遗保护工作,大力促进文旅融合,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一批珍贵、濒危和具有重要价值的非遗得到有效保护,社会广泛参与、人人保护传承的生动局面初步形成,非遗连接现代生活、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彰显。2023黄河非遗大展是汇聚沿黄九省(区)农耕文明非遗代表性项目的特色平台。欢迎莅展嘉宾以非遗为媒、以会展交友,深入开展交流,在山西多走走多看看,领略悠久历史文化、壮美自然风光,更多了解黄河故事、山西故事,在共享厚重非遗文化中丰富精神体验。希望通过此次大展,与兄弟省份加强交流、深化合作,共促非遗与时代共融、与人民共享。

  饶权对大展开幕表示祝贺,指出,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精神,携手沿黄九省(区)群策群力,全面推进黄河流域非遗保护传承,取得积极进展。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与沿黄各省(区)同频共振、协同发力,为提升全流域非遗保护工作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2023黄河非遗大展是展示黄河流域非遗保护工作成果、推动非遗系统性保护的务实举措,是各界深化交流合作的好平台、群众畅享非遗大餐的嘉年华。希望沿黄各省(区)以大展举办为契机,扎实做好非遗系统性保护,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共展非遗壮美画卷、合奏非遗时代新曲,不断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作出更大贡献。

  本次大展以黄河农耕文明为主题,沿黄九省(区)600余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和300余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参展。7200平方米的展厅分黄河农耕文明、黄河面食文化两大板块,汇聚沿黄九省(区)关于农耕文化的经典非遗代表性项目,以沉浸式场景和市集方式呈现非遗作品,让观众纵览黄河沿岸独具魅力的乡土风情。

【打印】 [ 责任编辑: 张婵 ]
晋城市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太行日报》、《太行日报·晚报版》和晋城新闻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视频)独家授权晋城新闻网发布,版权归晋城市融媒体中心所有,报纸和网站发布的独家新闻,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否则以侵权追究责任!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晋城新闻网、《太行日报》、《太行日报·晚报版》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晋城新闻网咨询电话:0356-2025100。

我要评论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Copyright 2006 - 2017 jcnews.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晋城市凤台西街338号晋城市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356-2025100 E-mail:thrbwlb@163.com

晋城市直新闻媒体有奖纠错   平台技术支持: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晋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晋城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4120190021 晋电子公告备2010018号 (署)网出证(晋)字第006号      晋ICP备 19008049号      晋公网安备 14050202000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