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晋城市委宣传部主管 晋城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设为首页 新闻爆料
首页 >> 晋城新闻

“水清 岸绿 景美”成为乡村标配——晋城市走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特色路径

2024年03月28日 13:08:00 来源:山西日报

“水清 岸绿 景美”成为乡村标配

——晋城市走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特色路径

  如何治理农村黑臭水体,让“水清、岸绿、景美”成为晋城市乡村标配?

  2022年,晋城市入选国家首批15个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城市以来,始终坚持上下左右一盘棋,按照统一规划布局、统一设计标准、统一施工运维、统一竣工验收、统一咨询服务“五统一”要求组织项目实施。

  整治农村黑臭水体,事关康养晋城,事关乡村振兴,事关群众利益,晋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在治理过程中,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探索形成了哪些新机制、新模式?日前,记者就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顶层设计 精心布局

  位于泽州县金村镇孟匠村村南的锦绣湖,是该村在上世纪末建设的人工湖塘。因管护不力,附近居民向湖塘倒垃圾、排粪水,景观湖变成了垃圾坑,墨绿色的水体,散发着刺鼻的臭味。不仅如此,每年汛期,锦绣湖的污水会顺着渠道流入晋城人的母亲河——丹河。

  锦绣湖是晋城市198条农村黑臭水体的典型代表。据悉,晋城市农村黑臭水体主要分布在丹河、沁河沿线,涉及6县(市、区)的46个乡镇162个行政村,水域面积75.88万平方米,覆盖人口20.64万人,它们的形成原因包括农村生活污水污染、底泥淤积、生活垃圾和生产废弃物堆积、畜禽粪污污染等。

  晋城市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项目采用EPC+O模式,建设单位为晋城市生态环境局。项目初设概算总投资42259.75万元,从2023年1月开工,将于今年5月底完工。主要建设内容为: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水系连通、生态修复四大部分。

  2022年,以入选国家首批15个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城市为契机,晋城市健全市级政府主导、法人主体建设运维、部门监管、村民参与的治理机制,按照“五统一”要求组织项目实施。

  晋城市政府成立治理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全项目周期管理模式”,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并研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堵点、难点问题。市生态环境局委托技术咨询单位,从设计、施工、验收、运管等方面对水体治理路径进行专业评估及全过程指导;通过定期检查、抽查和随机检测等方式,对施工质量进行全面监督和把关。市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作为项目总承包单位,采用“大兵团”作战形式,同时投入760余人次推进施工建设工作。

  项目全程主动征询村民意见、引导村民全程监督,引导村民将厕所、污水、垃圾、保洁等事项统一管理运营,通过政府补贴、农户付费、企业支持等方式保障管护运营经费到位。

创新模式 分类施策

  黑臭水体的问题在水里,根源在岸上,核心在治理。

  晋城市结合实际,扎实抓好控源截污、清淤疏浚、开源引水、生态修复等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将“死水”变为“活水”,探索出多种适合北方农村的黑臭水体治理模式,为老百姓守护好乡愁水脉。

  “有的项目充分衔接改厕,根据水源类型确定污水收集处理模式;有的项目根据用水需求和尾水去向,科学确定污水处理标准,缓解我市用水压力;还有的项目尽量盘活现有集中式污水处理场站收集能力,坚持非必要不上设施的理念,严格控制设施数量。”晋城市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养护管理一处处长田红武说。

  以锦绣湖为例,治理前,考虑到污水处理后将用于村庄景观建设,便适当提高污水治理标准。治理中,项目方首先控源截污,对孟匠村与晋北社区5000人口生活污水统一收集并接入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网;然后清淤疏浚,先后清理锦绣湖原有发黑发臭底泥57600立方米,同时疏通溢流口管道75米,实现隐性污染源100%全清理;最后为锦绣湖重新补水,加之种植的水生植物及相关设施,在美化环境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水体自净能力及生物多样性。

  “过两天春暖花开时,种植的荷花、芦苇、连翘,大花金鸡菊、菖蒲、垂柳等植物构建起环湖绿带,小型生态湿地和浮床微景观点缀其间,完成补水后的锦绣湖碧波荡漾,这里必将成为市郊一景,当地群众可以围绕这一景观水体,尝试农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项目经理王文兵给记者描绘了锦绣湖的未来。

水清岸绿 助力振兴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变美的是乡村,受益的是群众。

  泽州县高都镇岭上村,是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该村内有两处水塘,一处原为村民饮用水池,约有四百年历史,另一处为建国初期修建而成。两处水塘被村民形象地称为岭上村的两只“眼睛”。近年来,因无人管护和乱排乱放,“两只眼睛”一度成了纳污池。

  去年以来,岭上村以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为契机,同步开展改污、改水、改雨水、改厕和改电线通信入地等“五改同步”工作,综合采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水系连通、生态修复等治理措施,使原来蒙尘变黑的两只“眼睛”重现清澈。这一变化,还被岭上村的老百姓拍摄成短视频,分享在岭上村的官方抖音账号上,让全国的网友们共同见证古村落的新变化。

  而这,正是推动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的战略意义所在,即坚持农村水体治理与乡村文化复兴、产业振兴一体推进,最大限度恢复水体景观和灌溉功能,让曾经的一条条臭水河和臭水塘成为当地老百姓的“饭点广场”和“庭院经济的水缸”,为全市乡村振兴提供良好的支撑点。

  采访结束,晋城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下一步,我们将以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为抓手,有效推进乡村生态振兴,让‘水清、岸绿、景美’成乡村标配。”

  本报记者程国媛

【打印】 [ 责任编辑: 豆晓军 ]
晋城市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太行日报》、《太行日报·晚报版》和晋城新闻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视频)独家授权晋城新闻网发布,版权归晋城市融媒体中心所有,报纸和网站发布的独家新闻,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否则以侵权追究责任!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晋城新闻网、《太行日报》、《太行日报·晚报版》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晋城新闻网咨询电话:0356-2025100。

我要评论           

Copyright 2006 - 2017 jcnews.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晋城市凤台西街338号晋城市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356-2025100 E-mail:thrbwlb@163.com

晋城市直新闻媒体有奖纠错   平台技术支持: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晋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晋城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4120230004 晋电子公告备2010018号 (署)网出证(晋)字第006号      晋ICP备 19008049号      晋公网安备 14050202000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