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晋城市委宣传部主管 晋城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设为首页 新闻爆料
首页 >> 头条新闻

【2021晋城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2021年02月24日 14:56:00 来源:太行日报

奋力在新征程上开创新时代美丽晋城高质量高速度转型发展新局面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十三五”时期工作回顾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的五年。五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解放思想、先行先试、狠抓落实,奋力实施“五个三”战略部署,“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新时代美丽晋城高质量转型发展取得重大成果。

  ● 我们坚持新发展理念不动摇,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地区生产总值从2015年的958.5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425.7亿元,年均增长5.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93.9亿元增加到145.3亿元,年均增长9.1%,主要指标增速居全省前列。

  ● 我们坚持转型发展不动摇,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两只翅膀腾飞、三足鼎立支撑”的产业转型格局基本形成,三次产业比例由4.6∶55.4∶40.0调整为4.0∶53.5∶42.5,非煤产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1.0个百分点,制造业比重提高4.6个百分点。

  ● 我们坚持强弱项补短板不动摇,三大攻坚战取得新胜利

  陵川、沁水两县脱贫摘帽,20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6.3万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标准。PM2.5平均浓度降到46微克/立方米,圆满完成省定目标任务。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向好。

  ● 我们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不动摇,改革创新迸发新活力

  “一枚印章管审批”、开发区改革创新、国有资本监管体制、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不动产统一登记等改革走在全省、全国前列。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7%。

  ● 我们坚持新型城镇化建设不动摇,城乡发展呈现新面貌

  老城更新与保护“五个二”工程基本完成,丹河新城起步区实现“路成、水成、树成、形象初成”,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由41.8平方公里扩大到70平方公里。阳城、沁水均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和园林县城,省级以上特色小镇总数全省第一,城镇化率突破60%。

  ● 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动摇,民生保障实现新提升

  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持续保持在80%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475元,年均增长7.3%。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23.32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4.17万人。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 我们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断提升政府治理效能

  严格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监督。配合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出台10部地方性法规,制定实施2部政府规章。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克服重重困难,推动新时代美丽晋城高质量转型发展实现了新胜利。

  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战双赢”

  果断启动“战时机制”,分层分区分级精准防控,实现了感染病人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的“双零”目标。派出109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8项主要经济指标中4项增速排名全省第一,GDP增长6.1%,是全省唯一超过6%的地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4.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0.3%,是全省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地市,经济发展进入全省第一方阵靠前水平。

  产业转型步伐坚定有力

  大力实施煤层气增储上产,全年产量达到37.74亿方。大力支持光机电产业集群发展,累计引进40个光机电及配套项目,全年产值达到173亿元。大力发展文旅康养产业,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主线全线贯通,“百村百院”康养工程首批项目规划策划方案全部完成,成功举办首届全国康养产业发展大会,永久会址落户晋城。

  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

  持续开展“三个一批”活动,70项省市重点工程完成投资317.4亿元。郑太高铁开通运行,晋侯高铁有望列入国家“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G342、G207改线基本完成,晋城机场立项审批的各项基础工作已经就续。成功举办郑州招商大会、深圳光博会专题招商等重大活动,当年签约当年开工项目285个,签约项目开工率达到74%。

  改革创新取得明显突破

  “智创城6号”一期投入运营,光机电产业研究院获批省级重点实验室。积极承接煤层气审批权限下放,审批时限由半年以上压缩到27个工作日。“一枚章”审批集中向“一件事”服务集成升级,在全省率先实现“三网融合”,入选营商环境国评试点城市。在国家级开发区考核中,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由119位上升到102位。

  城市发展基础全面夯实

  在全省首家编制完成国土空间规划,完成主城区10大重点片区的控制性规划和部分城市设计。开展“两下两进两拆”行动,累计拆违300多万平方米,新增车位5.17万个。成功举办全省城市工作会议,获评“中国领军智慧城市”,我市和沁水县荣膺全国文明城市,叫响“三宜三晋”城市品牌。

  基本民生保障持续改善

  “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扎实推进,累计培训9.78万人次,完成率227%,排名全省第一。东南新区学校投入使用,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1.6%。成功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实现市域内“一元公交”全覆盖。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下降15.3%,改善幅度全省第一。20件民生实事全部完成。连续四届入选“全国双拥模范城”,连续九年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排名全省第一。

2021年工作安排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将认真贯彻市委七届十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奋斗姿态,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1 聚焦“六新”突破,加快构建多元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做强做优基础产业

  煤炭,产量稳定在1.1亿吨左右,先进产能达到2/3以上。煤化工,稳妥推进巴公园区、北留—周村园区气化装置升级改造。钢铁铸造,晋钢智造产业园全面投产,晋钢机电装备产业园加快建设,南村铸造产业园加快向智能制造、精密铸造方向发展。运用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推动陶瓷、食品、纺织等产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加快光机电产业集群发展

  “十四五”期间,每年安排5亿元资金支持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设立100亿元光机电产业引导基金,加快形成总规模300亿元的产业基金群。每年投入研发经费不少于5亿元、人才专项经费不少于1亿元,支持光机电产业研究院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全面推进总投资130亿元的硬件设施建设。继续举办光机电全球“双创”大赛,争取再引进60个光机电及配套项目,形成“1+100”的产业集聚。

推动煤层气全产业链发展

  全力推动增储上产,重点抓好12个煤层气勘探开发项目,新增钻井649口,全年产量达到42亿方。推进“气化晋城”建设,年内居民用气覆盖率由57%提高到70%,三年达到90%以上。加快管网互联互通,开工建设4条长输管道连接线和8条气源联络线。提升储气调峰能力,中央处理厂完成一期工程,2座集中处理厂开工建设,聚力民生LNG储气调峰项目储罐承台、工艺区厂房基本完工。推动煤层气装备制造业发展,晋能集团年产300台地质勘探钻机、50台煤层气高端钻机项目年内投产达效。实现全市工业园区供气全覆盖,全力保障晋钢集团冷轧薄板、氢冶金等重点项目用气,着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促进文旅康养融合发展

  加快王莽岭大景区建设,极顶、锡崖沟、卧龙场、古郊4大重点片区形象初成。建设白马寺山康养示范片区,龙马湖提质、环山环湖绿道、森林休闲木屋和高端康养小区“五一”前全面完成,康养会议会展中心、东河上游改造工程加快建设,玉苑村改造二期全面启动。高标准推进“百村百院”康养工程,首批28个重点村、30个特色院落“五一”前初步建成、开业迎客,其余年内完成规划策划方案。打造百里沁河经济带,对60公里长的沁河流域核心区域进行系统谋划包装,完成规划设计、项目包装等前期工作,部分区域开工建设。

提升发展现代服务业

  现代物流业,启动1.5平方公里起步区前期工作,蓝远快递物流园建成投运,中通快递产业园、中农联冷链物流中心加快前期工作。金融服务业,稳步推进农商行、城商行改革,实施上市挂牌提速工程。商贸服务业,万达广场商业主体封顶,配套设施加快建设,东滩会商业新地标上半年完成规划设计,年内开工建设。文化服务业,华谊兄弟星剧场建成投运,程颢书院提升扩建项目开工建设。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加快新基建布局,新建5G基站1000座,建成城市大脑中枢系统和智能算力中心。加快智能化改造步伐,建成互联网创新中心和数字化产业链平台,建成151个煤矿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培育15户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加快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打造30个单品产业互联网平台,完成首批10个单品平台的建设运营,与工业富联合作推进“智造谷”建设,建设5G智慧矿山、智慧园区、智慧工厂3个数字化应用示范项目。加快推进“5G+人工智能”技术在道路交通、城市管理、医疗健康等领域的示范应用,开发部署交通态势感知、城市一码通、智慧社区等17个重点应用场景。

  2 把握扩大内需战略基点,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精准扩大有效投资。完善推进机制,成立市县项目推进中心,建好用好全市项目管理库,继续安排6000万元资金用于企业投资项目供地前服务事项的统一办理。加强谋划包装,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人文支持,力争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级规划。精准招商引资,瞄准粤港澳、长三角、京津冀、中原城市群等重点区域,点对点开展产业链招商、小分队招商、以商招商。滚动实施“三个一批”,力争签约项目增长30%、投资突破900亿元。

  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提振传统消费,推进新一轮汽车下乡和家电家具更新消费,每个县(市、区)至少建成一个高品质夜经济特色集聚区,优化社区商业布局,完善“15分钟便民生活圈”。培育新型消费,加快发展“云经济”“宅经济”。拓展县乡消费,实现市县乡(镇)村快递物流网络全覆盖。

  全面提升开放水平。深度融入中原城市群,主动对接太原都市区,与周边城市在交通设施互联、产业发展互补、要素资源互享等方面加强协作。高标准办好第六届海峡两岸神农炎帝经贸文化旅游招商系列活动、第二届全国康养产业发展大会、首届世界泽商大会、杭州招商系列活动。

  3 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构筑支撑转型发展的新体制

  扎实开展能源革命。把开展碳达峰作为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的牵引举措,研究制定行动方案。巩固拓展清洁煤市场。进一步完善煤层气开发项目备案流程,重点抓好区块评估评价。扩大电力直接交易规模。重点抓好高平甲醇制氢燃料电池、沁水分散式风电等项目。

  深化开发区改革创新。持续深化“三化三制”改革,推动授权再到位,实行市场化竞争、目标化管理、绩效化考核。加快晋城开发区光机电产业园、高平开发区台湾产业园、阳城开发区苏州智慧产业园建设。全市开发区和园区建成5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每个开发区至少出让一宗标准地。

  加快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制定实施国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推进市属国企“六定”改革机制化、常态化,“一企一策”抓好重点骨干企业改革。完成市县两级公司制改革、“僵尸企业”处置和脱钩改革任务。

  全力创建全省民营经济发展改革示范市。实施“236”行动计划,抓好80个民营企业转型项目建设,培育1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0家。

  打造“六最”营商环境。市县各打造不少于120项高频服务套餐,审批时限、材料、环节再压缩30%以上。完善与“一枚章”“一件事”体制相适应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完善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功能,县级审批事项网办率达到90%以上。

  4 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充分激发转型发展的潜力和动能

  壮大创新主体。支持晋能、华新、江淮重工、富士康、晋钢等龙头企业牵头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攻关。新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市级3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90家。

  做优创新平台。推动中北大学晋城先进材料与智能装备研究院、安徽理工大学晋城能源工程技术研究院等开展实质性研发。“智创城6号”一期高效运行,二期全部入驻,三期开工建设。新增省级创业孵化基地1家、市级4家。

  引育创新人才。全面落实两项“人才新政”。持续推进德国双元制与新型学徒制技能人才培养项目。健全“一对一”服务机制和服务联盟制度,解决好住房安居、家属就业和子女上学等“关键小事”。

  5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大力发展优质特色农业。严守粮食安全底线,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240.6万亩、总产量达到6.6亿公斤以上。大力发展有机旱作农业,新建高标准农田15.91万亩。重点实施六大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工程,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八大集群建设。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编制“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整村分类推进改厕3.4万户,将三星级以上行政村比例由30%提高至50%。对丹沁两河沿线276个重点村生活污水进行系统治理,今年全面铺开,明年建成投运。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四块地”改革、点供用地双平衡改革,加快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提标、扩面、增品。培育各类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人才3000人。

  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四个不摘”,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深化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管好用好扶贫项目资产。充分发挥478公里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带动作用,沿线1公里范围内231个行政村、12个社区全部达到人居环境整治三星级以上标准,完成沿线“一乡一特”产业布局,打造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廊带。

  6 统筹规划建设管理,全面提升城市能级

  拓展城市空间。加快丹河新城起步区建设,投资80亿元实施21个重点项目,实现“路网成、水系成、学校成、配套成、新城初成”。泽州县政府机关年底入驻丹河新城。启动空港组团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城市功能。重点抓好6条快速通道、主城区16条道路、“两馆三中心”、人民医院易址扩建项目、公安综合执法监管中心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6项工作。

  提升城市品质。对中原街两侧、东西大街以北、西北片区、白马寺山、兰花路两侧、城市南出入口6个片区进行特色化改造。完成第一批10个、启动第二批50个老旧小区改造。高品质打造占地3200亩的5大城市公园。高标准打造总长18.5公里的中原街和丹河快线“1+3”两条景观大道。投资130亿元,对市区12条河流进行生态化治理,今年重点抓好6条河流整治工作。

  加强城市治理。纵深推进“两下两进两拆”行动,实施新型智慧城市一期工程,打造中等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全面提升城市治理规范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7 加强生态修复治理,全力建设美丽晋城

  巩固拓展污染防治成果。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全面启动市区10公里范围内环保不达标企业淘汰工作,年底前完成天溪煤制油关停搬迁。突出工程治污,阳城、沁水2个县城第二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城区钟家庄、高平寺庄等7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及泽州薛庄、背荫2个人工湿地完成建设。扎实做好受污染土壤修复治理工作。

  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编制完成市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持续推进国土绿化行动。大力实施村庄绿化。持续推进高速公路、重点国省道沿线绿化和环城生态圈建设。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

  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实施能源消耗“双控”行动。加快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利用。7月1日起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

  8 大力改善民生福祉,让人民群众拥有高品质生活

  多措并举促进就业。深入开展“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全民技能提升工程,技能劳动者总量达到40万人以上,高技能人才达到12万人以上。

  加快优化教育布局。建设改造25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在中心城区新(改)建5所中小学校。实施普通高中教育强市工程,晋城一中丹河校区、泽州一中新校区建成招生。太原科技大学华科学院上半年完成转设。

  全面推进健康晋城建设。深入推进全省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示范市建设。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全民健身活动,办好第七届市运会。

  切实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实施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供养标准。新建荣军康复医院全面投入使用。开工建设残疾人康复和综合服务中心。棚户区住房改造开工4776套。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全域建设文明县城。持续推进古堡申遗。建设古建、彩塑、壁画、万里茶道等地域特色博物馆。打造珐华器、潞绸、铁器等非遗文创品牌。做好庆祝建党100周年相关工作。

  9 树牢安全发展理念,为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 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 毫不松懈抓好安全生产

  ◆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 抓好国防动员和双拥等工作

  10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加强政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深入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坚持依法行政。认真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全面实行权责清单制度。推动重点领域立法。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实施办法。

  狠抓工作落实。深入开展新一轮“晋城的事,大家想、大家说、大家干”思想解放大讨论活动。用好“13710”“四不两直”等工作机制。

  恪守清正廉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突出国资国企、能源、金融、人防、民生等重点领域,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今年要办好的11件民生实事

  ★ 提高农村饮水保障水平,惠及10万人口

  ★ 实施水电自供区电网改造,惠及12.4万人口

  ★ 建设认定33所普惠性幼儿园

  ★ 提升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

  ★ 新建30个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室

  ★ 新建电动汽车便民充电桩2000个

  ★ 在市区新建10处便民智慧停车场

  ★ 因地制宜在市区建设一批人行天桥

  ★ 在市区新建10片全民健身场地,并对市体育场进行提升改造

  ★ 在市区新建12处公安“一门通办”民生岗亭

  ★ 在市县政务服务大厅新建“7×24小时”便民自助服务专区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定位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牢记领袖“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的殷殷嘱托,按照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机遇,以推动高质量高速度转型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抓好“六稳”“六保”和“六新”发展,解放思想、先行先试、狠抓落实,在更高水平上推进“五个三”战略部署,确保实现转型出雏型,奋力在新征程上开创新时代美丽晋城高质量高速度转型发展新局面。

  1 我市面临的基本形势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虽然面临着诸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但整体上仍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新发展格局的加快构建,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转型综改试验区、中原城市群核心发展区等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交通和区划瓶颈的逐步破解,势必给我市带来投资和消费潜力加速释放、各类资源要素更多引进、五大产业集群更快成长、六大比较优势更加凸显等新机遇。

  2 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经济总量大幅提升;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显著增强,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较快提升;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数量显著增加;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约束性指标完成省定目标任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此基础上,经过持续努力,到2035年,五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全部形成,资源型经济转型任务全面完成,主要经济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保持全省前列、进入中原城市群第一方阵,与全省、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3 必须把握的六大战略定位

  一是转型综改试验区的“先行区”,二是能源革命排头兵的“领跑者”,三是对外开放新高地的“桥头堡”,四是数字经济建设的“示范区”,五是光机电产业的“集聚区”,六是全国康养旅游的“目的地”。

太行日报微信 晋城新闻网app
【打印】 [ 责任编辑: 张明明 高欣 ]
太行日报社版权与免责声明

《太行日报》、《太行日报·晚报版》和晋城新闻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视频)独家授权晋城新闻网发布,版权归太行日报社所有,报纸和网站发布的独家新闻,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否则以侵权追究责任!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晋城新闻网、《太行日报》、《太行日报·晚报版》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晋城新闻网咨询电话:0356-2213867。

我要评论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Copyright 2006 - 2017 jcnews.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晋城市凤台西街338号晋城市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356-2025100 E-mail:thrbwlb@163.com

晋城市直新闻媒体有奖纠错   平台技术支持: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晋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晋城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4120190021 晋电子公告备2010018号 (署)网出证(晋)字第006号      晋ICP备 19008049号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