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晋城市委宣传部主管 晋城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设为首页 新闻爆料
首页 >> 牢记嘱托 山西答卷

【奋进新时代 建功新征程——牢记嘱托 山西答卷】让汾河成为三晋人民的“幸福河”

2022年08月17日 10:59:00 来源:山西日报

  “一定要高度重视汾河的生态环境保护,让这条山西的母亲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对汾河治理与修复作出重要指示。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山西时,用“沧桑巨变”点赞汾河治理成效,他再次强调:“要切实保护好、治理好汾河,再现古晋阳汾河晚渡的美景,让一泓清水入黄河。”

  几年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控污、增湿、清淤、绿岸、调水“五措并举”,全面推进以汾河为重点的“七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开启生态化、全流域、系统性治理的新探索。推动出台《山西省汾河保护条例》《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七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决定》等法律规章;以河湖长制为平台,常态化开展河湖“清四乱”,整治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推动“七河”“五湖”水生态治理项目成功列入国家55项重大水利工程;按照“省级规划、市县主体,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原则,深入推进“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已完成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区建设80%以上任务;累计向汾河生态补水12亿立方米,汾河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8月,太原市汾河景区碧波荡漾、鱼翔浅底,汾河湿地水草茂盛、飞鸟蹁跹,两岸树木郁郁葱葱,花团锦簇。在汾河太原城区晋阳桥段,河面上打捞船与训练船只往来穿梭,为平静的河面增添灵动与生机。在晋阳桥北面的“汾河晚渡”旁,随着傍晚的来临,三三两两的市民结伴而来,欣赏“山衔落日”的美景,感受微风习习,望景怀古。“我从小就在汾河边长大,以前河岸两边堆满垃圾,河水臭气熏天,治理后的汾河变化真是太大了,不仅带给市民美的享受,更让市民体验了晋阳汾河文化。”太原市民陈晓丽感慨地说。

  汾河是三晋儿女的母亲河,也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流经太原境内188公里,其中城区段43公里。2000多年前,古人就在这里留下了“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的优美诗句。然而一段时期里,由于河道无序开发、两岸垃圾随意倾倒,汾河太原城区段出现断流和水质污染的状况。

  经过四期治理,2021年9月,汾河流域太原城区段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全面完工。如今的太原汾河景区北起上兰村汾河漫水桥,南至迎宾桥南2公里,全长43公里,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其中,绿地面积约8.5平方公里、水面面积约11.5平方公里。通过每年从汾河水库进行生态补水,景区蓄水总量达到3000万立方米。

  一水中分,九河环绕。从太原东西山流入汾河有9条主要支流,治理前普遍存在河道垃圾遍布、污水横流等一系列问题,对汾河水质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太原市全面展开“九河”治理工程,完成了河道综合治理、水系雨污分流、绿化提质升级以及地下管线建设等内容。治理后,太原建成区河道内基本消除了黑臭水体,曾经的臭水沟变成了飘动在城市版图上的“绿丝带”。2020年6月,汾河流域国考断面全面退出劣Ⅴ类,2021年全部提升到Ⅳ类水质以上,2022年上半年Ⅲ类及以上断面比例达52.4%,稳定实现“一泓清水入黄河”。

  治水惠民,带来新的气象,也带来新的生活方式。太原市滨河自行车道建成投用,在完善城市骑行网络、降低能耗的同时,打造出了“一泓碧水穿城过,河畔彩带映春色”的美景。“一边呼吸着新鲜空气,一边欣赏沿途的美丽风景,骑行在汾河岸边简直就是一种享受!”骑行爱好者杨威在休息间隙对记者说。

  位于汾河岸畔的祁县城赵镇思贤村的主导产业是酥梨,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区(晋中段)大力推进全流域生态治理,汾河廊带生态旅游通道的建设,拓宽了当地酥梨产业的流通渠道、销售渠道。与思贤村相隔不远的修善村,同样以汾河生态景观和乡村振兴示范廊带为契机,以生态为依托、旅游为纽带,积极发展乡村综合旅游。“水好景好空气好,在家门口就能赚钱,这就是我想要的小康生活。”生活在蓝天白云下、青山绿水间,修善村村民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汾河儿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以大力度、新举措扎实推进汾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如今,山水相依、溪水长流、林泉相伴、湖光山色的“母亲河”正在成为三晋人民的“幸福河”。

  本报记者范珍

太行日报微信 晋城新闻app
【打印】 [ 责任编辑: 豆晓军 ]
晋城市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太行日报》、《太行日报·晚报版》和晋城新闻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视频)独家授权晋城新闻网发布,版权归晋城市融媒体中心所有,报纸和网站发布的独家新闻,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否则以侵权追究责任!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晋城新闻网、《太行日报》、《太行日报·晚报版》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晋城新闻网咨询电话:0356-2025100。

我要评论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Copyright 2006 - 2017 jcnews.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晋城市凤台西街338号晋城市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356-2025100 E-mail:thrbwlb@163.com

晋城市直新闻媒体有奖纠错   平台技术支持: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晋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晋城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4120190021 晋电子公告备2010018号 (署)网出证(晋)字第006号      晋ICP备 19008049号      晋公网安备 14050202000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