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晋城市委宣传部主管 晋城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设为首页 新闻爆料
首页 >> 文化中国行

五一特辑|藏在博物馆里的“劳动文物”

2024年05月01日 20:13:00 来源:山西卫视

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

穿越千年

“劳动文物”在线营业啦!

快来解锁

来自不同“行业”

藏在博物馆里的“劳动者”吧~

  虎形灶(春秋),藏于山西博物院,一组7件,由灶体、釜、甑,以及四节烟筒组成。虎形灶可以拆卸和组装,便于行军作战或游猎使用,为中国首次发现。灶内有许多用于搪灶挂泥的小凸齿,既保证炉膛热量集中,又能防止烫伤人体。此法沿用至今,多用于传统取暖炉。

  骨针(仰韶文化时期),藏于山西博物院,骨针表面磨制十分光滑,尾部有明显穿孔。骨针是古人使用的较为原始的缝纫工具,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到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期广泛使用,直到战国秦汉时期铁针出现并普遍使用后才被取代。

  纺轮 (新石器时代),藏于山西博物院,纺轮呈扁圆形,中间有孔,它的出现,表明纺织物取代了兽皮、树皮,原始纺织业逐步发展起来。纺轮和锤杆组合,利用纺轮的旋转纺织物的纤维扭成一股,再用同样的方法将细丝拉紧纺成更结实的线。它改变了原始的手工纺线方式,使纺线效率提高。

  三棱大尖状器(旧石器时代),藏于山西博物院,原料为石英岩(或二长斑岩),尖端为使用部分,呈三棱形,三面,三缘,有很清晰的人工打击痕迹,一般用于挖掘根茎类植物。西侯度遗址距今约 200万年,此时期的人类主要用打制石器作为生产工具,以采集、渔猎为生产生活方式,群居而生。

  骨尺(东汉),藏于山西博物院,汉代出土的骨尺数量众多,但大多残缺不全,这件骨尺保存完好,正反面刻有同样的水波纹与菱格纹,一端有圆穿,两侧均刻有刻度。长 23.8 厘米,相当于一尺合今市尺 0.684 尺。

  虎形器外范(春秋),藏于山西博物院,侯马市作坊遗址以铸铜遗址最为重要,出土陶范 10万多块,器类涵盖了已知东周时期晋式铜器的大多数,不少流散的晋式铜器也得以确认。侯马陶范是晋式青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青铜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你pick哪件“劳动”文物?

总监制/ 宋志红 监 制/ 李 伟

主 管/ 杨雅菲 主 任/ 赵一兆

视 频/高 雅 编 辑/乔 芸

制 图/高 雅 范佳琪

【打印】 [ 责任编辑: 豆晓军 ]
晋城市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太行日报》、《太行日报·晚报版》和晋城新闻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视频)独家授权晋城新闻网发布,版权归晋城市融媒体中心所有,报纸和网站发布的独家新闻,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否则以侵权追究责任!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晋城新闻网、《太行日报》、《太行日报·晚报版》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晋城新闻网咨询电话:0356-2025100。

我要评论           

Copyright 2006 - 2017 jcnews.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晋城市凤台西街338号晋城市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356-2025100 E-mail:thrbwlb@163.com

晋城市直新闻媒体有奖纠错   平台技术支持: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晋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晋城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4120230004 晋电子公告备2010018号 (署)网出证(晋)字第006号      晋ICP备 19008049号      晋公网安备 14050202000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