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晋城市委宣传部主管 晋城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设为首页 新闻爆料
首页 >>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在科技创新上勇攀高峰

2023年06月25日 10:08:00 来源:山西日报

山西钢科碳材料有限公司厂区干净整洁。

碳化车间有序生产。

检测中心职工正在进行试样检测。

钢科公司空气呼吸器佩戴竞赛现场。

特写1 倾情“护航”碳纤维

  “打个比方,检测就像是碳纤维生产过程中的‘眼睛’,检测数据指引生产进程。”6月15日,在山西钢科碳材料有限公司总部的碳纤维“钢科”雕塑前,该公司首席碳材料表征分析师雷爱民和记者聊起了这几年的工作变化。

  碳纤维,坚如磐石、韧如发丝,应用场景丰富,业界称之为“黑色黄金”。除了复杂的制造工艺,生产高品质的碳纤维,还得有严苛的检测手段一路“护航”。

  “经过混改后,职工变股东,主人翁意识更强了。”“产品的种类更丰富,我们检测部门也要及时进行技术升级。”雷爱民说话不紧不慢,始终面带微笑。她所在的检测部门除了承担原材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以及污水等的检测任务,还要配套开展检测技术研发。随着3号生产线的投入使用,原料种类增加,检测精度要求更高了,检测仪器和检测方法也在不断增多,仅3号生产线上的检测方法就有120多个。

  2017年以来,雷爱民在公司一直从事碳纤维产品的检验工作,岗位从作业区到检测中心,职位从作业长到首席碳材料表征分析师,技术管理一手抓,积累了丰富的碳纤维检测经验,见证了企业的发展过程,对企业倾注了全部心血,也深刻意识到自主创新和技术传承在检测工作中的重要性。

  “新产品调试或者工艺开车后,全靠检测指标指引调试思路。如果指标不出来,或者数据异常,我一宿都睡不好觉。”雷爱民说,车间内的温度、湿度等各项检测环境的变化都会影响检测效果和生产进程,必须密切关注、科学分析。2018年,她按照聚合、纺丝、碳化等碳纤维生产流程,主导编写了18万多字的检测操作规程,经过几年的修正、补充、整合后,现在整部检测操作规程已有26万多字。

  经验越来越丰富,她的危机感却越来越强。雷爱民说,一支竹篙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桨才能开大船,只有将以往的技术和经验播撒出去,传承下去,才能“花开满园”。“近期我们正在进行实验室体系建设,计划年底取得国家CNAS认可,这代表着企业更规范、更严格的检测能力。我让新员工从一开始就参与进来,从入职起就培养他们强烈的把关意识、质量意识。”雷爱民说,从检测理论到操作技术,她都会毫无保留、主动地传授给新技术员,使他们尽快成为碳纤维检测的行家里手……

  碳纤维“钢科”雕塑前的景观池里,自循环水缓缓流淌着,雷爱民讲述着这些年企业的变化,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我们的团队就像这组成雕塑的‘碳纤维’原子一样,在工作中紧密团结在一起,不怕困难,坚持自主创新,一定能在未来取得更大的进步。”

  本报记者姚毅

特写2 研发生产再提速

  “每每回想起习近平总书记来公司的情景,我总是心潮澎湃、激动不已。”6月15日,记者来到山西钢科碳材料有限公司,见到了刚从山西钢科高端碳纤维三期项目现场回来的胡彬,他蓝色工服上的党徽格外耀眼。

  胡彬是山西钢科碳材料有限公司的技术骨干,多年来一直工作在生产一线。6年前,胡彬还是碳纤维生产线运行班组的一个班组长,负责一个班的生产和排班。6年后的今天,胡彬已经成长为一个车间的主任助理,负责协调管理和生产方面的工作,用他的话说就是一个“轴承”——承上启下,既要将领导布置的任务分解转化到各个运行班组,又要把运行班组在生产线上遇到的问题及时上报,确保生产在稳定中逐步提升。

  “碳纤维的研发和生产对国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我们不敢有丝毫懈怠。”胡彬讲述起公司这些年的发展。2012年,山西钢科碳材料有限公司成立,当时高端碳纤维核心技术在国内的研究几乎是“一张白纸”。怀着实业报国的决心,钢科公司全体员工从零开始,踏上了研发碳纤维的征程。终于,第一条碳纤维生产线建成投产,第一批合格产品成功下线,公司的碳纤维产品越做越优。“特别是总书记来了以后,我们干事创业的热情更高了,项目从二期扩展到三期,生产工艺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胡彬自豪地说。

  产能扩大的同时,钢科公司的人员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胡彬开始考虑转型。“我很喜欢生产一线的工作状态,投入和产出都是即时可见的。之所以后来向管理方面发展,是因为我看到公司管理需要有生产经验的人才。管理做得好,生产会跟着好,反过来,生产效率提高,管理也会相应地往前走。”胡彬介绍,“刚转到管理岗的时候,我常常对着一堆资料无从下手。后来,在领导的建议下,我开始学习管理类的课程,慢慢地,很多东西通了,加上之前在生产一线的工作经验,工作越做越顺。

  牢记嘱托,破浪前行。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支撑,山西钢科碳材料有限公司产品研发不断取得新突破,高质量发展再创新佳绩。

  李学林

  亲历者说

  钢科公司碳化二车间主任助理 胡彬

  2017年6月22日,是一个令我难忘的日子,那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们钢科公司,视察T800级高性能碳纤维生产线,我感到既紧张又兴奋。我默默地告诉自己,一定要在碳纤维生产工作中做出一番成就。

  为解决生产线上的痛点、难点,我作为项目带头人完成了两项创新项目,提高了现场生产的稳定性,提高了成材率,提升了产品质量。我结合自身操作经验,根据设备结构,提炼出“高效分丝定位操作法”,在减轻职工工作强度的同时,还提升了工作效率。

  2021年,年产1800吨高端碳纤维三期项目开工建设,我有幸调入碳化二车间,投身三期项目建设。面对新设备、新工艺,我认真钻研设备结构,学习、绘制工艺流程图,跟踪设备安装,思考操作方式,保障了碳化产线的顺利试生产。

  “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是我工作中秉承的标准。我将发挥带头作用,带动青年职工用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守正创新的思维模式和超群绝伦的技术本领,在平凡的岗位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钢科公司纺丝二车间主任 韩笑笑

  2013年,我研究生一毕业,就来到了钢科公司,成为一名科研人员,从事碳纤维的制备研究,一转眼,已经10年了。

  2017年6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们钢科公司,了解生产工艺,察看成品展示。当时,公司的二期工程还在建设中。习近平总书记的鼓励让我们干劲倍增,二期工程当年就建成投产,三期工程也迅速启动。从一期的百吨级,到二期的500吨级,再到三期的1800吨级,规模不断跃上新台阶。同时,我们碳纤维产品也形成了三大系列、十三种牌号,有力保障了国家急需,其中TG800碳纤维还成功应用在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雪车和雪车头盔上。

  我们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持自主创新,立志产业报国,把碳纤维做得更好更强,为建设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碳纤维产业基地不懈奋斗!

  钢科公司生产工艺部部长 杨晗

  6年来,我们始终不忘初心使命,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将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碳纤维技术的压力,转化为建设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碳纤维产业基地的动力,在碳纤维技术领域不断披荆斩棘、攻坚克难,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科技研发创新之路。

  “产学研+应用牵引”的双引擎为钢科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钢科公司构建了多元化的“产学研”创新体系。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单位联合,加强关键核心原料、技术和装备的攻关,突破了关键原辅料的产业化技术,实现了国产碳纤维从“可用”到“好用”的转变。“应用牵引”从客户差异化需求出发,钢科公司与客户共同研究确定符合个性化需求的产品标准,构建了个性化衍生品牌。

  作为基层管理者,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奋起直追、迎头赶上”的殷殷嘱托,脚踏实地,学思践悟,坚决贯彻中国宝武先进的管理理念,持续实践卓有成效的管理方法,为建设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碳纤维产业基地不断奋斗。本报记者 张毅整理

  记者手记

不断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

  盛夏时节,记者再次走进山西钢科碳材料有限公司,同科技人员深入交流,倾听他们近年来奋起直追、迎头赶上,努力建设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碳纤维产业基地的故事。

  胡彬主导的创新项目不断提高着现场生产的效率,雷爱民编制的产品检测操作规程从18万多字增加到26万多字……争做本职岗位的行家里手、不断追求科技自立自强,创新的理念已经深入到企业生产的每个关键环节。

  2017年6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钢科碳材料有限公司,回想起当时的情景,职工们仍然心潮澎湃,对领袖的殷殷嘱托铭记于心。6年来,该公司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践行创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多元化的“产学研用”创新体系,高效推动高性能碳纤维研发与产业化,不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去年,该公司结合企业发展实践,积极推进国有科技型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了优秀科技人才和企业的深度“绑定”,充分调动了科研骨干和关键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生产一线活力充分释放。

  点滴创新正汇聚成强大动能,系列改革已激发出一线活力。坚持自主创新,不断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扎实做好每一件工作,我省在碳纤维领域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突破!

  本报记者姚毅

  图片:本报记者王瑞瑞

【打印】 [ 责任编辑: 豆晓军 ]
晋城市融媒体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太行日报》、《太行日报·晚报版》和晋城新闻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视频)独家授权晋城新闻网发布,版权归晋城市融媒体中心所有,报纸和网站发布的独家新闻,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否则以侵权追究责任!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晋城新闻网、《太行日报》、《太行日报·晚报版》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晋城新闻网咨询电话:0356-2025100。

我要评论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Copyright 2006 - 2017 jcnews.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晋城市凤台西街338号晋城市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356-2025100 E-mail:thrbwlb@163.com

晋城市直新闻媒体有奖纠错   平台技术支持: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晋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晋城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4120190021 晋电子公告备2010018号 (署)网出证(晋)字第006号      晋ICP备 19008049号      晋公网安备 14050202000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