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亮
“最近几年,村上变化非常大,村民收入持续增加,生活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高平市神农镇西坡上村驻村第一书记李邦渊指着自己抖音视频号上的一条条小视频,感慨地说。
拍小视频是李邦渊的一个业余爱好。2022年5月起,为了将在西坡上村的生活点滴记录下来,他便利用工作之余拍摄乡风民俗活动和村里发生的点点滴滴,一帧一帧记录下群众的幸福生活场景。
“村里的变化,视频就是最好的见证。”李邦渊笑着指向一条留言——“西坡上村真美,我要嫁到那里。”他说:“这条留言或许只是开个玩笑,但村子经济条件变好了,村民对自己的家乡感情也越来越深了。有些在外工作的女孩子,甚至专门选择到村里拍摄婚纱照,这是对家乡的认同,更是对村‘两委’干部辛勤付出的认可。”
李邦渊介绍说,西坡上村距离国道和高速公路很近,与羊头山、炎帝陵景区也近在咫尺。然而,曾经的西坡上村却是“省级贫困村”,村民经济来源主要依赖种植玉米,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也极为缓慢。
近年来,西坡上村引入40千瓦村集体光伏电站,以及26组每户5千瓦的家庭光伏电站,不仅实现了村集体经济成功破零,还保障了村民的生活生产用电。注册成立圣辰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闲置土地,党员干部积极带头入社,吸纳了26户村民加入,建成50亩辣椒种植园,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同时,驻村工作队为4户饲养生猪的村民落实补助资金,并积极联系农技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帮忙联系屠宰厂保障销售渠道,鼓励村民通过劳动实现增收。
2023年11月,村“两委”和驻村帮扶工作队经过调研与反复论证,建设了铁丝网加工厂。据了解,该加工厂采用“合作社+企业+农户”的创新运营模式,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5万元,并带动30多人就业,每人每年增收约2万元,成为西坡上村经济发展的有力引擎。
增进民生福祉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应有之义。近几年来,西坡上村始终锚定群众最迫切的需求,教育帮扶方面,“雨露计划”惠及2人;健康帮扶方面,对3位患有慢性病的村民入户随访并宣传健康政策;小额信贷助力产业发展方面,累计为13户农户发放65万元贷款;消费帮扶方面,通过多种渠道帮助脱贫户销售小米、玉米等,销售额达21.115万元。
此外,该村携手帮扶企业先后投入数十万元,全面开展村庄环境的美化升级行动,让村庄旧貌换新颜:在村民日常聚集的地方,增设健身器材,为村民休闲锻炼创造便利条件。完成饮水安全提升和供水净化工程,全村住房均达B级以上标准。新建5座分类垃圾站,有效改善了垃圾处理问题。同时,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卫生室医疗器械、药品齐全,村民有个头疼脑热,不出村就能实现就医。
如今,随着村容村貌的改善、精神文化生活的开展,各项助农增收产业的实施,西坡上村成为众多游客的“打卡地”。“最近,我又买了套拍摄装备,计划将拍摄的视频质量再提升一下,将村里的最新变化记录下来,让更多人看到。”李邦渊说。
《太行日报》、《太行日报·晚报版》和晋城新闻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视频)独家授权晋城新闻网发布,版权归晋城市融媒体中心所有,报纸和网站发布的独家新闻,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否则以侵权追究责任!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晋城新闻网、《太行日报》、《太行日报·晚报版》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晋城新闻网咨询电话:0356-2025100。
Copyright 2006 - 2017 jcnews.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晋城市凤台西街338号晋城市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356-2025100 E-mail:thrbwlb@163.com
晋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晋城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4120230004 晋电子公告备2010018号
(署)网出证(晋)字第006号
晋ICP备 19008049号
晋公网安备 14050202000012号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