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晋城6月25日电 (杨佩佩 杨杰英)漫步于拥有2600多年历史的大阳古镇,城池寨堡、官宅商居、楼阁津梁、寺庙祠庵比比皆是,一砖一石、一草一木都散发着沧桑韵味。“晋城故事 世界聆听”2025海外华文媒体晋城行活动采访团25日走进这座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明清古镇,倾听永不褪色的华夏故事。
大阳古镇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古称“阳阿”,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古镇明清古建筑群规模宏大保存完好,被称为“中国古城镇活化石”。明清时因手工制针业发达,又被誉为“九州针都”。
“晋城故事 世界聆听”2025海外华文媒体晋城行活动采访团25日走进这座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明清古镇,倾听永不褪色的华夏故事。武俊杰 摄
世界文化报社总编辑张亮表示,可以用“惊艳”来形容大阳古镇,这里不仅是一处旅游景点,更是一座活着的明清市井生活博物馆,古镇街道保存完整,官宅庙宇错落分布,砖雕木雕工艺精美,还有古法制铁技艺,很有吸引力。“我相信,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一定会很喜欢这座千年古镇。”
大阳镇到村工作大学生李鹏鹏介绍,古镇的结构十分精巧,以老街为中轴线,向南北延伸出72条街巷。
穿过城门,便是一条狭长的街道,两侧是一座挨一座的砖木结构古店铺,密密匝匝自东向西一直延绵5里多长,老街两边的石阶、石墩、板铺式店门大多保持着明清时的样子,瓦檐勾连的古朴模样静静诉说着大阳曾经的兴盛与繁荣。
漫步于拥有2600多年历史的大阳古镇,城池寨堡、官宅商居、楼阁津梁、寺庙祠庵比比皆是。武俊杰 摄
沉淀了千年的繁华,大阳古镇再次迎来新的生机。近年来,当地积极开展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利用工作,实施一系列创新举措。
在不改变地域风貌的基础上,大阳古镇以古镇保护活化利用为主线,保留城墙、街巷、店铺、寺庙、民居等组成的庞大古建筑群,同时注入新的文化和商业活力,既维护原有古镇肌理,展现大阳古镇的历史记忆,又设计农村生态景观布局,打造具有典型北方特色的康养民宿村落。
走进“阳阿清居”民宿,游客既能欣赏明清大宅的精美雕花,又可在现代水榭书吧静享时光。“阳阿清居”民宿分管经理冯姗姗介绍,民宿由老宅改造,是晋城市康养产业“百村百院”工程的示范项目。
青砖灰瓦掩映,院落古朴典雅,别出新意的景观小品与周边景致浑然一体,食宿、酒吧、娱乐、游玩应有尽有,吸引不少游客前来度假养生,享受慢节奏的乡村生活。
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体验古法制铁技艺。武俊杰 摄
文旅康养产业的融合发展,还拉动了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大阳美食馔面、凉粉、石子干饼、米面煎饼等备受游客青睐。
这座“活着的古镇”,以独特的历史底蕴、丰富的文化遗存及创新的保护与开发模式,成为探索传统村落保护与文化旅游、康养产业融合发展的典范。(完)
《太行日报》、《太行日报·晚报版》和晋城新闻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视频)独家授权晋城新闻网发布,版权归晋城市融媒体中心所有,报纸和网站发布的独家新闻,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否则以侵权追究责任!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晋城新闻网、《太行日报》、《太行日报·晚报版》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晋城新闻网咨询电话:0356-2025100。
Copyright 2006 - 2017 jcnews.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晋城市凤台西街338号晋城市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356-2025100 E-mail:thrbwlb@163.com
晋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晋城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4120230004 晋电子公告备2010018号
(署)网出证(晋)字第006号
晋ICP备 19008049号
晋公网安备 14050202000012号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