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闫妮莎报道:近日,陵川县发布《关于印发推广以工代赈实施方案的通知》,重点在全县重点工程项目建设领域和中小型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项目中,大力推广以工代赈方式,主要面向当地群众特别是农民工、脱贫人口等,通过发放劳务报酬等方式,助力农民就地就业增收。
以工代赈是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受赈济者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赈济的一项扶持政策。陵川县此次大力推广以工代赈聚焦两类项目,包括重点工程项目和中小型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要求各级各相关部门在谋划实施项目过程中,深刻把握以工代赈政策初衷,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符合进度要求等前提下,按照“应用尽用、能用尽用”的原则,通过实施以工代赈帮助当地特别是县域内群众就近务工,实现就业增收。
重点工程项目投资规模大、受益面广、带动效应强,吸纳当地群众就业潜力巨大,是实施以工代赈的重要载体。此次实施以工代赈的重点工程项目范围包括交通、水利、能源、农业农村、城镇建设、生态环境、灾后恢复重建等7大建设领域。通过建立以工代赈年度重点项目清单、以乡镇为主对接用工需求、积极动员当地群众参与务工、统筹开展务工人员技能培训等方式,紧密结合当地群众务工需求,充分挖掘主体工程建设及附属临建、工地服务保障、建后管护等方面用工潜力,在平衡好建筑行业劳动合同制用工和以工代赈劳务用工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通过实施以工代赈帮助当地群众就近务工实现就业增收。对于备受关注的及时足额发放劳务报酬方面,要督促项目施工单位尽量扩充以工代赈就业岗位,合理确定以工代赈劳务报酬标准,尽可能增加劳务报酬发放规模;施工单位要建立统一规范的用工名册和劳务报酬发放台账,经务工人员签字确认后,原则上将劳务报酬通过银行卡发放至本人,坚决杜绝劳务报酬发放过程中拖欠克扣、弄虚作假等行为。
中小型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范围包括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水利基础设施、文化旅游基础设施、林业草原基础设施等领域,要选择投资规模小、技术门槛低、前期工作简单、务工技能要求不高的项目,因地制宜推广以工代赈方式。要做好农村劳动力资源库和推广以工代赈方式项目库“两库”建设维护工作,在项目谋划、资金安排、工程实施中将以工代赈作为一种重要方式统筹考虑,认真做好务工组织、报酬发放和技能培训等工作,实现乡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和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增收。对于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实施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按照招标投标法和村庄建设项目施行简易审批的有关要求,可以不进行招标;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其领办的合作社,组织当地农村劳动力组建施工队伍进行建设。同时,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尽量提高项目资金中劳务报酬发放比例,发放劳务报酬不低于项目总投资的10%。
《太行日报》、《太行日报·晚报版》和晋城新闻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视频)独家授权晋城新闻网发布,版权归晋城市融媒体中心所有,报纸和网站发布的独家新闻,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否则以侵权追究责任!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晋城新闻网、《太行日报》、《太行日报·晚报版》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晋城新闻网咨询电话:0356-2025100。
Copyright 2006 - 2017 jcnews.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晋城市凤台西街338号晋城市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356-2025100 E-mail:thrbwlb@163.com
晋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晋城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4120230004 晋电子公告备2010018号
(署)网出证(晋)字第006号
晋ICP备 19008049号
晋公网安备 14050202000012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