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蜂产业发展始终与生态保护同频共振。沁水县连续30余年位居全省第一的养蜂规模、蜂产品产量与产值,不仅是产业兴旺的见证,更是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的缩影。
林下养蜂,是利用森林良好的生态环境,在林中或林缘进行蜂养殖。沁水县作为闻名全国的优质蜜源基地,恰为这种养蜂模式提供了绝佳土壤——境内植物种类繁多,蜜粉资源丰富,尤其是荆条、刺槐、狼牙刺三大蜜源,以面积广、蜜量大、产量稳、质量好闻名全国,“养蜂者的乐园”实至名归,发展蜜蜂产业的自然资源优势得天独厚。在这里,蜜蜂在林间自由穿梭采蜜,既不用侵占耕地,又能通过授粉促进林木繁茂,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让“甜蜜产出”持续赋能百姓增收,真正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良性循环。
政策的持续发力,为生态文明建设筑牢根基。2011年起,沁水县连续十余年聚焦蜂业与生态协同发展,从标准化蜂场建设到良种引进,从技术培训到龙头培育,全方位织密蜜源生态保护网。2018年,沁水县被山西省列为唯一“省级蜂蜜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试点;2019年,“沁水蜂蜜”成为山西省蜂产品唯一、晋城市第一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产业品质的权威认证,更是对当地生态保护成效的有力佐证。通过“政府扶龙头、龙头建基地、基地带农户”的联动模式,沁水县将生态保护转化为民生福祉,让农民在守护山林中收获“甜蜜”回报。
科技创新为传统蜂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更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支撑。近年来,沁水县持续推动养蜂技术迭代升级,数字化智能养蜂技术的深度应用,不仅显著提升了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更以科技手段强化了对蜜源生态的精准保护。2018年,沁水县引进了全国第一条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法国成熟蜂蜜分离生产线,并与中国蜜蜂育种权威单位吉林蜜蜂科学研究所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2022年,山西省首个数字化智能蜂场在此落地,通过智能物联网蜂箱、蜂场管理平台、蜂农手机APP实现智能化管理。而乡村e镇建设的深入推进,更让蜂产业插上了数字化腾飞的翅膀。集产品溯源、品牌培育、视觉拍摄、营销策划等功能于一体的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为蜂产品构建起全链条数字化服务体系。
从昔日的“一煤独大”到如今的生态立县,沁水县坚持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之路,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全过程。如今,200余万亩蜜源资源在生态滋养下持续焕发蓬勃生机。这份对生态环境的坚守,让“中国蜜蜂之乡”的绿色底色在转型发展中愈发鲜亮。(王冬梅)
《太行日报》、《太行日报·晚报版》和晋城新闻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视频)独家授权晋城新闻网发布,版权归晋城市融媒体中心所有,报纸和网站发布的独家新闻,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否则以侵权追究责任!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晋城新闻网、《太行日报》、《太行日报·晚报版》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晋城新闻网咨询电话:0356-2025100。
Copyright 2006 - 2017 jcnews.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晋城市凤台西街338号晋城市融媒体中心 联系电话:0356-2025100 E-mail:thrbwlb@163.com
晋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晋城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4120230004 晋电子公告备2010018号
(署)网出证(晋)字第006号
晋ICP备 19008049号
晋公网安备 14050202000012号
![]() |
![]() |
![]() |